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度华东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揭晓!

为榜样点赞的 小花梨 2023-08-20

2021年度华东理工大学

“青年五四奖章”

获奖集体个人

揭晓啦!

他们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他们团结协作 成绩斐然

他们是华理的一面旗帜

接下来就和小梨一起

走近这些优秀的榜样吧!

2021年度华东理工大学

“青年五四奖章”

(集体)

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反应器与智能生物制造青年团队

生物反应器与智能生物制造青年团队,以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为依托,青年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中共党员比例100%。团队以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过程智能化技术产教研团队为目标,秉承“教学-科研-产业服务”协同育人理念,坚守立德树人初心,践行教书育人、科研兴国使命。2020年,团队主讲课程《发酵工程》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线下课程,牵头建设的虚拟仿真教学获批国家一流课程。团队教师积极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和企业急、难、重、新等攻关任务,近五年到款科研经费4000多万元,相关研究成果四次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此外,团队青年人员一直扎根企业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年均服务企业20余家,为企业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

华东理工大学

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青年团队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青年团队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提升工作服务水平,全力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多年来圆满完成了我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工作预期目标,相关就业工作经验近三年被教育部网站专题编发4次。在2022年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排名中,我校位列大陆高校第16名,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以专题报道或专版的形式报道了学校就业工作。近期,上海疫情形势严峻,校园疫情防控压力陡增,团队第一时间进入徐汇校区,投入到这场关系到12000名师生生命安全的抗疫阻击战中,积极应对毕业生就业形势挑战,启动“云就业”工作模式,做到抗击疫情一马当先,就业服务从不断线。

化工学院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低碳能源化工青年教研团队

化工学院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低碳能源化工青年教研团队紧紧围绕“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工作,在低碳能源化工领域打造一支有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青年队伍。团队成员首创微区限域反应精准调控晶态材料本体及表面原子近程结构新方法,为我国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等高技术产业突破技术壁垒提供了坚强支撑,相关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团队成员以责任担当推动校院事业发展,在化工学科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国家能源材料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超细粉末工程中心重组等学科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团队多人担任社区疫苗宣传志愿者、学院疫情应急防控小组成员,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2021年度华东理工大学

“青年五四奖章”

(个人)

药学院

陈显军

陈显军,九三学社社员,药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交叉学科前沿技术研究,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2019封面文章,2022)、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21)、Nature Communications(2021)、Cell Research(2016)、Nucleic Acids Research(2016,2020)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授权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同行中产生重要影响,所发展技术被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300余个国内外一流机构实验室跟踪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项目。入选国家高层次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人才,曾获得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二届“青年新锐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彬彬

 徐彬彬,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先后入选上海市扬帆计划、晨光计划。担任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班导师,带领班级获校“优良学风班集体”和精品主题团日活动等荣誉。主讲《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等本科生必修课程,年教学工作量100余学时。获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内优胜奖、校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三等奖、材料学院“材料之星”称号和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一等奖。围绕光响应性高分子自组装和抗生物污染材料的构建等方向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原创探索等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Angew.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党委办公室

吴昊

吴昊,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党委办公室干部,主要负责学校保密和维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党委相关会议保障等。协助制定学校安全稳定相关文件,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值班值守和涉稳事件处置。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借调至教育部办公厅工作,参与教育部重要会议组织、教育系统突发事件信息运转及值班值守等,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疫情发生以来,始终坚守岗位,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不分日夜做好核酸异常学生的应急处置工作,梳理汇总确诊学生相关信息,深入分析流调溯源情况,及时完善校园破防点。

教务处

邓自洋

邓自洋,中共党员,教务处干部。2005年参加工作,2007年第一批入驻奉贤校区,2010年借调到教育部高教司一年,2014年选派到江苏省响水县挂职一年。目前主要从事本科排课,选课,教育部状态数据表、高基表等运行核心数据统计,以及与之相关的系统建设工作,同时兼教务处党支部委员会组织委员,教务处信息员等。工作中,热忱服务师生,保障本科教学运行平稳顺畅;勤于思考,锐意进取,积极推动我校选课模式改革与选课系统建设;积极推行校院两级排课模式,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排课新模式。积极参与线上教学总体方案制定,处理学生线上教学名单,承担线上教学信息官方发布等,为打赢线上教学战役做出积极贡献。曾获教育部高教司积极评价,江苏省委组织部考核优秀,主持或参与的多个教学改革项目分获各级各类奖项。

数学学院

李莹

李莹,中共党员,数学学院讲师。十多年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承担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大面积基础课的教学,参与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和上海市重点课程的建设。坚持“备课、讲课、研课、赛课”四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和积累,完善符合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积极实践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全面创新。先后获理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理学组一等奖、第五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和华东赛区特等奖。获2018-2020年度华东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9-2020年度华东理工大学“三八”红旗手和华东理工大学第四届“校园新星”教学新星等荣誉称号。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曹志兴

曹志兴,中共党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012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2016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系,其先后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担任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委会委员和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专委会委员、期刊The Innovation和自动化学报(英文版)青年编委。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复杂生化反应智能建模的前沿研究,多次以一作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等著名期刊发表研究结果,获得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提名奖、第32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张钟俊优秀论文奖、2021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等荣誉,成果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1年度报告》资助成果巡礼篇,被学习强国、文汇报等公众媒体报道。

信息化办公室

陈晓宁

陈晓宁,中共党员,工程师,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中心主任。主要负责学校信息系统及数据资源的建设。专注于技术岗位十七载,练就了过硬的信息化技能,见证了学校数字化建设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具备软件自主开发能力,取得软件著作权5项。疫情期间冲锋在前,参与了疫情相关系统14个、校门进出闸机、宿舍闸机系统的建设。在学校封闭期间逆行到校,为疫情防控提供现场信息化保障。所负责项目曾获评上海市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优秀案例银奖。个人曾获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教育信息化最佳论文奖、校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校优秀档案员特别贡献奖等奖项,获上海市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徐选国

徐选国,中共党员,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际社会工作学院、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青年研究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兼青年理事召集人。他连续5年积极参与到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对口云南省寻甸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项目之中,受到央视新闻等各级媒体的报道。他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公共行政评论》《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报刊资料转载,此外出版译著1本,合著1本;同时,他多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政部委托课题,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重点项目近30项。他运营维护学院宣传窗口华理社会工作系官方公众号“社工华理”,关注人数达到近万人次。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张隽佶

张隽佶,中共党员,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2年博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17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研究领域包括精细化工功能染料构建及生物应用等前沿研究,以一作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CCS Chem.等著名期刊发表研究结果30余篇,总引用3000余次,著有光致变色染料英文专著1部《Photochromic Materials: Prepara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Wiley-VCH,2016年出版)。2019 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奖励。

商学院

潘春阳

潘春阳,中共党员,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积极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协助组织校公共经济理论与政策论坛、商院云讲堂公益讲座等学术活动,助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长期致力于研究收入分配、民生福祉等公共经济问题,为提升公共政策效能贡献智力支持。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财经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5部、译著2部。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积极服务社会,参与安徽省郎溪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在抗击疫情期间,主动参加志愿服务,助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1年度华东理工大学

“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纳米材料化工研究室青年团队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计算化学中心青年团队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思政行政青年团队


2021年度华东理工大学

“青年五四奖章”(个人)提名奖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杨雪晶

化工学院

朱明辉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驰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田程程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安大地

物理学院

张震

商学院

沈峰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雷菊英

法学院

肖梦黎

法学院

苏今

青年力量 蓬勃向上

用昂扬的姿态 

前进的步伐

展现青年荣光

向你们学习!


编辑  |

赵彬弘、王涵、张心怡、马安妮

更多精彩,点击查看~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来源:学习强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